一、腸道傳染病是如何引發的?
腸道傳染是指各種病原體經口侵入腸道,并能由糞便排出病原體的一類疾病的總稱,以“糞口”傳播為主。其病原體大多隨病人或攜帶者的糞便排出,如果不經處理,可以污染周圍環境,通過水、食物、手、蒼蠅、蟑螂等媒介經口(嘴)感染。好發人群:缺乏衛生知識、個人衛生習慣差的人群。
二、常見腸道傳染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?
1、霍亂:劇烈腹瀉、嘔吐,嚴重休克者可并發急性腎功能衰竭。也有些輕型患者僅又輕度腹瀉。
2、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:主要表現為腹瀉和/或嘔吐,國際上通常稱之為急性胃腸炎。
3、甲肝:發病過程一般有4個期,各期癥狀不一:
(1)潛伏期:癥狀不明顯;
(2)前驅癥狀期:起病急,有畏寒、發熱、全身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肝區痛、腹瀉、尿色逐漸加深,后呈濃茶狀;
(3)黃疸期:自覺癥狀可有所好轉,發熱減退,但尿色繼續加深,鞏膜、皮膚出現黃染,約于2周內達到高峰。
(4)恢復期:黃疸逐漸減退,癥狀減輕以至消失,肝、脾回縮,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。
三、如何預防腸道傳染病?
1、喝開水:注意飲水衛生,不喝生水,在流行季節保證飲用衛生安全水,一定要喝開水。
2、吃熟食:不吃腐敗變質食物,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產品、水產品。食物(包括肉、魚、蔬菜等)要徹底煮熟、煮透后再吃。吃剩余的食品、隔餐食品要徹底再加熱后食用。盡量少食涼拌菜,最好不在“三無”(無營業執照、無衛生許可證、無健康體檢證明)的路邊露天飲食小攤點就餐,注意外賣食品安全。保持環境清潔,消滅蒼蠅。
3、勤洗手:自覺講究個人衛生,飯前便后要洗手,要用肥皂流水反復洗手。合理調整飲食,注意勞逸結合和保證充足的睡眠,以提高機體抗病的免疫力。
四、“預防疾病”常規管理要求:
1、積極鍛煉身體,提高身體素質和抵抗能力及身體免疫力,上好兩操一課,提高做操質量。
2、不買街邊流動攤點的不潔食品,不吃并拒絕“三無”和過期的食品,注意飲食安全。
3、保持寢室內外衛生,常通風換氣,搞好寢室和個人衛生,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。
4、每早及時分類傾倒垃圾,避免垃圾腐朽變味,影響空氣質量,帶來病菌。一些果皮等容易腐爛的食物一定要及時處理。
5、做好同學之間相互監督、勸戒的工作。